2021年12月20日 星期一
站内搜索

讲好新疆历史故事 展现中华文化共同性

发布时间:2023-08-17 13:22:11 | 来源:天山网 | 作者:孟楠 等 | 责任编辑:刘伊

【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

新疆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教授 孟楠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刘莉

讲好历史上的新疆故事,其目的就是要用历史事实展现中华文化共同性,引导新疆各族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历史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新疆时强调,“要多角度全方位构建展现中华文化共同性、新疆同内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事实的话语体系和有效载体,让中华文化通过实物实景实事得到充分展现、直抵人心”。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要以端正历史文化认知为导向,突出中华文化特征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突出新疆的命运始终与伟大祖国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特质,讲好新疆历史故事,展现中华文化共同性。

讲好千山共色、万里同文的历史故事

汉语言文字在新疆是从汉代至清代几乎没有断绝且一直使用的语言文字,新疆出土汉文书迹见证着新疆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自觉的、深层次的认同。自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后,随着历代中央王朝对西域的管理日益完善,汉语言文字就成为西域地区通行的官方语言文字。

新疆发现的汉文书迹大致可分为简牍、纸质文书、钱币、丝织品和碑石铭刻等。目前所知新疆出土纪年简牍中年代最早的一枚是在罗布泊遗址发现的“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十月”汉简,同时还发现有“永光五年(公元前39年)”“都护军侯”等汉简,说明在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后不久,中央政令很快就颁行于西域。新疆出土的汉晋时期的启蒙识字课本,如尼雅遗址出土的汉代《仓颉篇》简牍、楼兰遗址出土的西晋末年《急就章》残纸、吐鲁番出土的麴氏高昌时期写本《千字文》残纸等,都充分证明了汉语言文字在新疆地区的流行。纸质文书主要有在楼兰遗址发现的《战国策·燕策》抄本,鄯善地区发现的晋人《三国志》写本残卷,且末苏伯斯坎遗址出土的《西厢记》元代抄本残页,还有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大量公文文书及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典籍等。这些文书的书法形式多样,包括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等类型,表明中国传统书法艺术在新疆地区也得到发扬光大。新疆出土的汉代、魏晋南北朝、唐代、清代的官印、私印,以及大量钱币中都铭刻有汉字。尼雅、楼兰等遗址出土大量汉字铭文丝织物,如“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元和元年”锦囊等。同时,新疆还出土许多汉文佛经,如在吐峪沟石窟寺出土的《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库车阿艾石窟出土的汉文写经等。从目前吐鲁番出土的文书看,已经发现了《尚书》《毛诗》《礼记》《春秋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周易》八种儒家经部文献。特别是1934年考古学家黄文弼发现于罗布泊土垠遗址的《论语》简,是西汉时期遗物,它反映了西汉西域都护府设立后,儒家文化典籍也很快传入新疆地区。这一现象有力表明古代新疆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自觉的、深层次的认同。

新疆出土的汉文碑刻大体包括纪功刻石、造寺造像记和墓志墓表。新疆现存最早的汉碑《任尚碑》刻于东汉,其他有《裴岑纪功碑》《汉龟兹左将军刘平国作亭诵》和清朝时期的纪功碑《格登碑》,这些纪功碑刻见证了历史上国家统一的历程,有力说明了新疆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的佛教造寺造像碑与历史上盛行佛教有关,有《北魏折冲将军薪兴令造寺碑》《宁朔将军麹斌造寺碑》等。魏晋南北朝以后中原地区盛行随葬墓志的传统,同时期也在新疆流传,如《任法悦墓表》《张武忠妻高氏墓表》等墓志墓表,形制和内容上都明显受到中原及河西地区的影响,充分反映出新疆与中原地区密切联系,文化同步性进一步增强。

时至今日,在南疆中小学的寓教于乐活动中,鲜活上演着打腰鼓、弹古筝、唱京剧、学书法等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动场景,展现了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美好画面。

语言相通增进心灵沟通。讲好千山共色、万里同文的历史故事,不仅有助于各族群众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更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只有消除民族间、地区间的语言交流障碍,才能更加全面深入实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筑牢民族团结之根,凝聚民族和睦之魂。

讲好千年古今、万里同食的历史故事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多元的西域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原饮食文化在西域传播发展交流交融,充分体现了西域人民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饺子、馄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饺子早在唐代就已成为吐鲁番地区居民普遍食用的一种面食。1960年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339号墓的饺子,与我们目前吃的水饺并无二致。1969年在吐鲁番阿斯塔那117号墓还出土了两个馄饨。饺子和馄饨实物的发现是中原饮食在西域备受欢迎的例证,如今饺子、馄饨已成为新疆各民族的日常食物。月饼这种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食品,至少在唐代已传到吐鲁番地区。1972年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230号墓的宝相花纹月饼,是目前国内出土的唯一一件月饼式糕点实物,其花纹图案搭配错落有致,造型新颖别致精美,体现了当时人们高超的面点制作技艺,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实物见证。今日,新疆月饼花样不断翻新,“切糕月饼”“和田老月饼”相继出现,体现着民族特色与历史传统的结合,蕴含阖家团圆、民族团结的美好祝愿。粽子这种汉族传统节日美食有着维吾尔族的吃法,拌糖稀、蜂蜜、酸奶、刨冰等辅料,这正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味道。还有香喷喷的抓饭、在馕坑制作的烤包子、百吃不厌的新疆拌面……千百年来,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造就了同一食物不同吃法,这既是文化上一体多元的体现,也是各民族文化兼收并蓄的生动注脚。

食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每个地区文化的重要体现。讲好千年古今、万里同食的历史故事,不仅反映了我国各民族的饮食文化不断融合创新,呈现出千姿百态的美食风貌,更是各民族自古至今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

讲好千种风情、万里同服的历史故事

新疆各民族服饰是中华民族服饰文化宝库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从边疆民族习用“上衣下裳”“雅歌儒服”,到中原盛行“上衣下裤”“胡衣胡帽”,以及今天随处可见的刺绣旗袍等,展现了各民族文化的互鉴融通。汉代以后,古丝绸之路交汇畅通,华美的丝绸、柔软的棉布、精美的毛罽等运到新疆,极大丰富了当地服饰及其原料品类。尼雅遗址出土举世瞩目的“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织锦上小篆文字在吉祥云纹、祥瑞图案间巧妙设计织造出来,展示出汉代成熟精湛的丝绸制作技艺。同时还发现东汉时期精绝贵族夫妇合葬墓穴“万事如意”铭文锦袍,其“窄身小袖袍”款式,花草茱萸和云气纹饰,汉代彩锦面料,具有儒学吉祥如意之意,是中华文化推动新疆地区文明发展的印证。魏晋时期西域的高昌锦、龟兹锦、疏勒锦、龟兹毛毡、氍毹等享誉中原地区。隋唐时期,中原服饰在新疆地区成为时尚,当时吐鲁番地区男子头戴幞头或帽子,身穿圆领或翻领袍子和裤装,武士穿盔甲战服;妇女外出戴帷帽或幂篱,多穿襦裙装,男女着衣右衽。五代宋辽金时期,新疆乐舞中紧腰窄袖、长裤皮靴的服饰影响并改变中原人们含蓄、婉约的着装审美。元明清时期,维吾尔族传统的民族绣花衬衣和长袍的衣领、袖口、开襟上的图案,充满中原文化元素。哈密、吐鲁番一带维吾尔族刺绣,融入了京绣苏绣的技艺,牡丹、龙凤、寿福文字等都出现在图案中。如今,和田、喀什地区民间传统织造的艾德莱斯绸被应用于更多领域,如领带、婚纱、旗袍、U盘等,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多元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

文化是历史的积淀,更是生活的积淀。讲好千种风情、万里同服的历史故事,不仅展现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各美其美的独特魅力,更反映出我国各民族文化发展的相互借鉴、相互欣赏、相互促进、美美与共的特征,以及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各民族都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贡献。

讲好历史上的新疆故事,其目的就是要用历史事实展现中华文化共同性,引导新疆各族人民坚定文化自信、历史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投稿电话:18690899905

项目合作:18690899905

投递邮箱:xjhdfzgw@126.com

地  址:新疆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北京南路416号盈科国际

可信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