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0日 星期一
站内搜索

浙江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春秋三载耕耘南疆纪实之三:浙阿凝心共育桃李 万里丝路谱写诗篇

发布时间:2023-04-03 07:06:00 | 来源:浙江援疆 | 作者:吴振宇 等 | 责任编辑:刘伊

杯中新雨味,采自好江南。

前不久,在新疆阿克苏市明德幼儿园里,小朋友们品尝着浙江援疆教师带入“援疆第一课”的龙井茶。沁人的茶香让孩子们感受到了远来的春日气息,这也是很多小朋友第一次接触来自杭州的茶叶。

从2月下旬开始,新一批400多名浙江援疆教师到达新疆阿克苏地区和兵团第一师,接过前辈的接力棒,他们将在未来的一年半里扎根于遥远阿克苏的热土,培育桃李。

万里丝路,情满天山。浙江第十批援疆干部人才前往阿克苏以来,共选派1800多名教师来到这里,推动教育援疆创新制胜、系统集成,助力整体教育水平走在全疆前列,教育援疆已成为当地推动发展工程、民族团结工程、凝聚人心工程。

图片浙江援疆老师的“第一课”上,学生展示“中国”字样。

凝聚人心带来新风尚

早春的天山脚下,崇礼向善之风温润人心。

位于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的乌什·衢州小学里,几十棵小石榴树引人瞩目,这是衢州当地小学生为该校修建“民族团结林”捐赠的,两地学生还为此共同开展了种树、护绿、观察、分享等一系列活动。

校园里伫立着孔子的雕像,浓郁的传统文化元素处处可见。浙江衢州在对口支援乌什教育事业的过程中,将南孔文化引入校园,让各民族同学共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培养爱国情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初遇记者时,在校生阿迪力江·阿布都热依木习惯地先行了一个作揖礼,这是他们日常的礼仪习惯。他和记者兴奋地聊起他和衢州小学生方一涵通信的故事。虽然山川万里阻隔,但两位小伙伴通过相互通信介绍自己的家乡人文风物,分享学习成长的感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为进一步加强两地学生之间的交流交融交往,衢州与乌什两地积极开展“心连心、手拉手——新疆各族少年儿童与内地少年儿童书信手拉手”活动。一行行工整的字迹、一句句真挚的话语,令两地少先队员们心里充满了喜悦与感动。他们通过文字向远方的朋友诉说着家乡的种种变化,有的孩子还俏皮地在信里附上一张压平整的树叶,或是一枚精美的书签。

2020年5月,浙江省教育厅、省援疆指挥部等六单位联合实施浙阿“百校十万‘石榴籽’”青少年融情工程,推动492所学校、4594个班级、19.35万名学生“结对子”。通过书信手拉手、戏曲进校园、奥运冠军进新疆、融情夏令营、足球交流“绿茵牵手计划”等等600余场次、50余万人次活动,从而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与此同时,浙江教育援疆工作创新实施“语润浙疆”计划,每年举办朗诵、作文、书法、诗词等四大比赛,创设“我和爸爸妈妈读课本”、“送国学经典下基层”“我是小小文字啄木鸟”“农牧民普通话1000句”小程序等四个载体,通过国语学习,进一步增强“五个认同”,特别是对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民族认同。

图片浙江援疆教师与当地孩子在一起

帮带提升带来新模式

教育是耕耘精神的工作,除了“粮食”,更需要“种子”。培养一支带不走的本地教师队伍,从“顶岗代课”为主向“帮带提升”为主转变,是这些年来浙江教育援疆工作聚焦的重点。

虽然回到浙江,但在新疆的岁月至今仍然令援疆教师陈国民难以忘怀。

“在阿克苏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我希望以这些日子里的工作实现长期的影响和效果。”陈国民说,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通过他和其他浙江援疆教师的共同努力,他花费最多时间精力的事情,就是带动本地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理念的提升。

在疆期间,他是阿克苏市第十七中学“道德与法治”的任课老师,也是杭州援疆教师团的科研主任。每个月,他都安排固定时间为阿克苏当地教师进行科研培训与研讨;即使休息日里,他也常常忙着和当地青年教师探讨课题方案撰写和科研选题;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的足迹遍及阿克苏地区的各个县市进行巡回讲座,累计有线上线下10万余人次因此受益……

多年来,浙江以实施助力教师素质提升“青蓝工程”“领雁工程”为重心,援疆教师结对本地教师,组织大批浙江名师参与“云端教研”“云端培训”,组织“百师千堂示范授课”“百名浙江名校长收百徒”,成规模成体系培训教师“头雁”“强雁”“雏雁”,建立起了援疆教师传帮带目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考评体系。

自2020年起,浙江省援疆指挥部要求援疆教师所在的受援学校,必须至少安排一名援疆教师担任班子副职或正职。教育援疆已从“帮扶一校”到“助推一地”、从“单打一帮”到“组团式援”蝶变,着力打破援疆教师选派的地域、学校框框,在“组团式”选派的基础上进行“再组团”,遴选优秀援疆教师和本地骨干教师,成立覆盖学前到高中21个主要学科的浙阿基础教育大教研联盟,常态化开展巡回集中教研和主题论坛。

图片西湖大学科普团学生(中)指导阿克苏地区学生使用科学设备。

紧密互动带来新视野

西湖之水,不同的人能够体会不同的美感,而对于一群阿克苏少年,这种美感还包含着崭新视野带来的喜悦。

去年六月,35名来自新疆阿克苏地区的孩子结束了为期一周的浙江研学之旅。在安吉余村、杭州西湖、良渚古城……这些来自阿克苏的少年感受浙江大地的文化沉淀与时代脉搏,第一次感受到了如此新奇的事物。

在同年七月,西湖大学、西湖教育基金会组织一批博士生导师和博士生组成科普团,走进新疆阿克苏地区,为阿克苏市第十六中学等4所中小学送去科普课程与迷你实验室,带去了高清天文望远镜、显微镜、无人机等仪器设备,为当地的孩子们带去科学技术的知识瑰宝。

这“一来”“一往”,也许恰是浙阿两地多年来持续进行教育工作互动的缩影。2021年以来,在浙江省教育厅支持下,浙阿特殊教育、基础教育大教研、职业教育、本科高校“四大联盟”相继搭建,实现全省优质教育资源的大集成、大组团。援疆教师作为桥梁纽带,推动“四大联盟”相关校际协议落地见效,正努力把更好理念、更多资源、更大支持带到新疆,在全国19个援疆省市首创特教援疆、教研援疆,让两地的教育工作互动更为频繁,交流更为密切。

“教育是国之大计,对口援疆既是‘国之大者’,也是浙江以‘两个先行’打造‘重要窗口’的题中之意。”浙江省援建指挥部人才组组长蓝邓骏告诉记者,通过多年来的努力,浙江教育援疆工作已成为当地推动发展工程、民族团结工程、凝聚人心工程。2022年阿克苏地区中考总分平均分328.4分,较2020年提高了62分,连续三年增幅居全疆前列;普通高考录取率达98.2%,比三年前提高15.66个百分点,仅2022年就有18名学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近年来,教育援疆重点总体经历了造学校、补师资、提质量三个阶段。随着一大批现代化援助学校交付使用和补充一大批本地师资,学校布局基本完成、师资不足基本解决、幼有所教基本满足。蓝邓骏认为,下一步重心是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加注重选派学校领导和教研队伍,更加注重教师培训,更加注重校园文化建设,整体提升教育治理能力和教育教学理念方法。

来源 |学习强国

作者 |吴振宇叶锡挺陆斯超滕一韬 

      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本网通过10个语种11个文版,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进行国际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投稿电话:18690899905

项目合作:18690899905

投递邮箱:xjhdfzgw@126.com

地  址:新疆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北京南路416号盈科国际

可信网站